在我看来,作为一名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知道市场“是什么样”比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和“会是什么样”更重要。2018 年行将结束,是时候总结、共勉一下了。
2018 年,中国 A 股“跌”了一整年,上证指数震荡下行了 20%+。在当前大盘指数实际上早已严重失真的今天,可以想象,个股层面上的损失会有多么惨烈。实际上,A 股已经持续跌了三年多,三年间任何的利好都不堪一击,而任何的利空都实实在在。在我的印象中,2018 年一年中没有跌停股票的交易日应该寥寥无几。这些特征像极了 2012 年的后半年……
个股方面,大部分股票的复权后形态在你将T轴拉宽后都是一样的,形似 30°—60° 角的直线下行,大量的股票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反弹和向中长期均线靠拢的态势。相应的,破净、破发比比皆是。即便在创业板板块,不少个股的动态及静态市盈率已经来到个位数。有心的投资者会发现,有不少已经上市很多年的股票都来到了其复权后的最低价格,换句话说,即使你在某些股票上市的第一天就完成买入,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你的收益依然是负值。这种情况在 A 股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即便这样,每天的竞价档位上依然有大量的卖盘在蜂拥挂单。
当然,市场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2018 年最后一个季度,有一部分个股开始脱离了指数的压制和影响,走出了自己的步伐,仔细浏览个股走势会发现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向半年和年线做靠拢尝试(从技术上说,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股市下跌过程过长导致的,但这个均线被拉平和纠结在一起的现状结果从技术上看依然是有效的),K 线线性发生了微妙变化,一部分甚至已经突破了中长期均线。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当然也依然需要时间的后续检验。尽管这些变化是隐性的、小众的,但是我却认为这有可能就是希望的星星之火。
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市场确实走得太差了,但也恰恰预示着光明的前景。只是这种“变化”没有时间表和操作规程,可能就是下一个交易日也可能还要再等上几年。目前看,投资者们需要考验自己的耐心了。我来告诉你一个事实:金融投资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活着”,准确点说,“健康的活着”。
金融市场上永远没有常胜将军。市场虽然创造神话,但也会毁灭它。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金融市场从来都没有什么伟大的投资策略和交易高手,只有愿意、努力和恰巧或者懂得与市场站在一起的机会主义者。